如何无害处理充电宝?最稳妥的竟然是送给机场?
目前有多个品牌的充电宝因为存在自燃风险,宣布召回。与此同时,民航总局也发文要求禁止携带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乘坐飞机。假如我们手里有召回型号的充电宝,或者是没有通过3C认证的充电宝,那么应该怎么无害处理呢?
本篇文章就带着大家一起探讨无害处理充电宝的方法。
这台是存在自燃风险的充电宝,通过查询在官方的召回范围内,那么走官方召回流程是不是会更省心呢?
品牌方给的流程是,快递给我们一个黑色的防火袋,我们要将召回型号的充电宝放进去,最后快递给品牌方。笔者所在的位置是北京,尝试邮寄时,问题来了。三通一达、顺丰、EMS全都不收。快递公司表示只要是存在自燃风险的型号,一律不收,这样就陷入了召回的死循坏。
那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可以发快递么?通过电话咨询,邮政、EMS、申通、韵达明确表示不收充电宝;圆通、中通、顺丰表示可以发但有限制。既然这样,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,能不能用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呢?
华为商城
笔者查询了电商平台,充电宝购买页面没有以旧换新的入口。二手回收平台表示也不收充电宝,个别支持回收的也只有很少的型号可以参与。华为曾经在30个城市有回收业务,在华为商城也发现确实有这个业务,但是点进去还是之前的数码产品回收平台,不收充电宝,能回收的只有耳机充电盒。
快递、回收都走不通,充电宝也不能随便扔了,这样会破坏环境。联系环保部门后,其表示北京没有回收充电宝的企业。但环保部门表示可以将充电宝放到红色垃圾箱,走有害垃圾回收的流程,但是考虑到扔进去有自燃的风险,于是我们使用了充电宝企业给到的自行处理方法——盐水浸泡。主要是为了让电宝里面的电芯彻底放电,并且钝化,失去活性。
盐水浸泡方法需要准备一个玻璃容器,装5L左右的清水,再倒入250g食用盐。搅拌均匀后将耗光电的充电宝放入盐水中,浸泡24小时,捞出晾干。最后放入一根筷子,打包丢进有害物质回收处即可。经过盐水浸泡处理以后的充电宝,会完全耗尽电量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盐水浸泡法并非100%安全。在浸泡过程中,充电宝会出现气体排出的现象,浸泡以后的充电宝,接口处还会流出黄色液体,并伴随刺鼻的金属味道。之前有专家指出,一旦浸泡液体呈绿色时,那么很可能是电池里六氟磷酸锂与水产生的氯化氢,这个物质是有剧毒的,大家要尽可能避免用手触碰充电宝。
此时有自燃风险的充电宝终于安全了,再将其扔进红色垃圾箱里,或许对环境的污染更小。
但是经过这一系列操作后,笔者意识到将这些不合规的充电宝,去机场主动放弃,也许更省心。但是也担心这些充电宝会不会重新流入到海鲜市场,成为不法分子谋利的工具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个人充电宝的存量约为17亿台,2024年8月之后生产,且带3C认证标志的充电宝仅占10%-15%。全国263座机场,每天会有多少充电宝因为不带3C认证标识而被拒绝带上飞机呢?而此次有自燃风险的充电宝,本身也通过了3C认证。
作为普通消费者,似乎就只能在就在自燃、飞机、快递、3C认证之间,不停的打转。而最终很多普通消费者,会因为不得不坐飞机,而被迫更换掉刚买没多久的99新充电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