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坐着邮轮来中国”成新时尚,免签政策效应持续放大
过去一年,邮轮免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的入境游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,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纷至沓来。以上海为例,截至2025年5月13日,上海边检总站浦江边检站累计查验出入境邮轮580余艘次,出入境旅客数量突破226万人次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上海邮轮口岸迎来了今年首次四船同靠的壮观景象,“爱达・魔都号”“海洋光谱号”“蓝梦之歌号”“七海航海家号”齐聚浦江,假期效应与“四船同靠”叠加,单日出入境人员数量逼近3万人次,创下3年来的新高。
作为北方最大的邮轮港口,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在过去一年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。一年来,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入境邮轮数量接近200艘次,同比增长67%;出入境邮轮旅客数量超过35万人次,同比增长93%。在刚刚过去的5月1日和5月6日,天津港接连迎来了“三轮同靠”和“双轮同靠”的盛况,5月1日当天,东疆边检站验放出入境旅客近1.5万余人次,创下邮轮复航以来单日最高纪录,进一步推动了入境游的热潮。
山东的邮轮入境数据同样十分出色。今年“欧罗巴2号”“爱达・魔都号”两艘邮轮的到访,进一步巩固了青岛作为北方邮轮枢纽的地位。据相关统计,2025年青岛邮轮母港预计接待邮轮40个航次以上,较2024年实现了翻番。
厦门凭借200多公里的绵长海岸线,地处海峡邮轮经济圈的优势,去年以来邮轮入境游的优势也在逐步显现。今年4月23日,“爱达地中海号”“蓝梦之歌号”双轮同靠厦门,当天高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共计查验经邮轮出入境旅客超过7000人次,创下五年来厦门邮轮口岸单日客流新高。
深圳同样在邮轮入境游领域形成了现象级的热度。截至5月15日,深圳边检总站共查验邮轮46艘次,查验邮轮出入境人员12.1万人次,同比增长287%。
邮轮入境游的区域联动效应显著
邮轮免签政策实施一年来,多地酒店入住率显著增长,餐馆里挤满了前来尝鲜的外国游客,文旅消费被直接点燃。
以天津为例,过去一年,乘坐邮轮从天津港入境的旅客活动范围不仅局限于天津,还涵盖了京津冀及沿海多个省市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三船同靠天津国际邮轮母港,1.5万名出入境旅客带动了周边餐厅营业额普遍上涨超三成,入境游客通过支付宝的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增长180%,极大地激活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。
这种区域联动效应同样在其他邮轮口岸表现得十分火爆。入境上海的游客会选择前往浙江体验乌篷船摇曳的水乡古镇,而在厦门登陆的游客则会前往漳州土楼打卡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从去年5月到现在,这些热门景点的外国游客接待量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。这种“邮轮+岸上深度游”的模式,让外国游客有机会在一次旅行中游览多个城市,深入感受中国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。